6
月20日抵達日本次日一早,本校教授一行聆聽名產大石崎保明准教授介紹「留學生交流事業」的概要說明,瞭解日本派遣短期海外交換生的互訪計劃(Short Stay)。為了與姐妹校間交流環境教育,名產大向日本政府申請本校與名產大各派3名交換生彼此互訪(該計畫並於6月25日獲得通過),每位同學每月支給8萬日元的交通、宿泊開銷,接受報名期間擬定在2011年7至8月間,學習主題是「CO2的共同實施」,實施內容以「高(中)大(學)連攜事業中的CO2觀測事業」為主,名產大的師生將會為台灣生開設CO2觀測儀操作課程、初級日語研修…等課程,至於從日本派到台灣的學生,擬在2012年2至3月(預定30天),一同致力CO2觀測可視化的傳承與交流,若能一併學習中文(語學研修),則一舉兩得。台灣方面以2012年農曆年後(約於1月底至2月底)派遣學生赴日為宜,日方則接續於2月底派遣日籍學生赴台灣至3月底(因該計劃案在日本必須於2012年3月底結案)。

到訪首日,與名古屋產業大學理事長與校長交換意見
當日下午聆聽河合 武 教授介紹「綠色協力隊」的實踐情形。2001年成立,截至2010年在日本綠色使者遠山正瑛(1906~2004)辛勤的奔走下,總共赴內蒙8回植樹於沙漠中,連一向視沙漠中植樹為不可能任務的蒙古人,因「沙漠見綠林」的成效下,也開始學日本團隊植樹。2011年8月28日到9月4日即將赴內蒙第九回,一趟日幣185,000,名產補助大學生70,000日幣,日本政府再補助30,000日幣,實際每人支付85,000日幣即可成為「沙漠植樹的環保志工」。緊接著,河合 武 教授另外介紹了他授課ISO14001認證的概要。

河合武教授於其研究室詳細投影說明沙漠植樹的過程
6
月21日一早抵校後,首先由岡村聖准教授深度介紹CO2偵測儀的使用梗概。從2005年起,名產大開始此計畫,在日本有六個據點(自校、久居農林高校、稻澤高校、岐阜農林高校、youdome水戶、youdome東京),如果加入育達,將是第七處、而且是海外第一處的合作點。連網後,可瞬間看到CO2、溫度、溼度、氣壓等即時資料;各項資料可用來進一步推動各項學術研究之用。

岡村聖准教授於專業教室詳細解說二氧化碳偵測儀的安裝使用過程
下午1時20分,本校訪問團至禮堂聆聽台商Minerva Consulting株式會社的岩橋孝先生,以「LED照明與ESCO事業」為題,發表演說。所謂ESCO是「Energy Service Company」的簡稱,是一種提供各型組織節能的公司,其業務包括從初期的節能診斷、設計,到施工、運作,以及之後的維修管理、資金調度等事宜均提供服務。讓委託的各式組織除可享降低電、水費的負擔,還能降低造成溫室效應的廢氣排放,實現節能減碳的社會責任。
緊接著由伊藤校長親自解說「名古屋產業大學株式會社綠色社會事業」的設立旨趣與事業概要。以企業方式結合東海三縣中小學施行「共育課程」,檢測學校週邊的CO2濃度,讓小朋友從小重視地球暖化的問題。但其檢測數據,並非直接解釋地球暖化的數據,而是區域性的小範圍觀察,期望讓新生代重視環保議題。伊藤校長特別強調,基於人造衛星所偵測的地球溫暖化數據,不見得能全面解釋局部細節,或許不久的未來,學校這種偵測儀可以輔之解釋這些不足。

伊藤雅一校長於會議室講述節能減碳的教育推廣
6月23日上午,劉典嚴副教授分別以「台湾における環境マーケティングの現状と課題」(台灣的綠色行銷現狀與課題)」與「育達商業科技大学の環境教育への取り組み」(育達綠化教育)為題演講,介紹政府致力推動綠色消費的措施,與我校推動節能減碳的各式教育與措施。
午後,本校訪問團與幾位名產大教授進行交流座談,伊豆原浩二教授因得知 謝尚行 老師的專業與其同為交通運輸背景,親切地以名古屋港的水深為切入話題,深入介紹日本港運的概況。經由 謝 老師的敬邀,請其參與本校10月下旬即將舉辦的綠色議題研討會, 伊豆原 教授因而熱情的說明了他此刻正從事Eco Mobility Life方面的研究,令 謝 老師更是大表歡迎其投稿論文到我校的國際研討會,如果 伊豆原 教授果真賞光臨校, 謝尚行 老師準備邀請台灣交通部的相關人員一同到場受教。此外, 伊豆原 教授談及金澤的自行車道設計模式太窄,常因公車停靠而壓縮到自行車騎士的權利與安全,因而激起了 謝 老師以台灣相關的車道設計缺失,進行了意見交換。談話間, 伊豆原 教授還誇讚台灣一些車站週邊「開發利益還原」的德政, 謝 老師舉例台灣竹北站旁的土地開發最為成功。

伊豆原教授於會議室講述交通設施的動線管理
同一學術意見交流時段,另一位與談的 成田暢彥 教授,談到自身在研究商品生命週期的碳耗損,並饒富其趣的帶一罐啤酒到場說明,該產品印有碳足跡數據的標式,以提醒消費者對這方面訊息的重視,因日本尚未立法硬性強迫標式商品耗碳數據,故僅部分自覺性企業會主動標示。雖然啤酒的品質會因消費者的嗜好而有因人而異的認知,基於日本政府希望將碳足跡可視化,促使各食品商積極公告碳足跡的顯現,然而業界的共識尚未形成,唯有想將產品差異化的廠商自行支持。並談到即將赴名產大修習博士課程的本校國際交流中心鄭素琴主任,即以企業何以要推展綠化產品為研究提案。
6月24日一早,訪問團驅車前往三重縣津市的久居榊原風力發電設施,聆聽津市環境部政策課的電氣主任技術者大杉利一先生親切介紹。該市所管轄的青山高原,由於具備風力發電的風況、道路、送電三大符合建設的條件,目前擁有51座風扇機,可發電7千2百萬千瓦的電量,為防止地球溫暖化與開發新能源,貢獻些許心力。

致贈大杉主任台灣高山茶感恩其辛勤為我等一行專業解說的熱忱
6月25日是訪問團訪日行程最後一天,但育達教授們一行仍不放棄見學的機會,在名產大已退休的前任校長伊藤達雄的居中牽線下,於中午時分,拜會中部國際空港株式會社,由其內部監查室長竹中誠先生進行簡報。日本為了減除飛機起降所可能帶給週遭居民噪音之苦,1990年起即仿效《山海經》精衛填海,首先完成位於大阪的關西國際空港,名古屋則是第二座填海造地的國際機場。原本預期在2006年落成的計畫,為了趕在2005年愛知博覽會舉辦前通航,採用了多項工程同步施作的新式管理法,除了達成省時之效、取得國際環評14001認證,還大幅壓低支出成本。會後,訪問團一行五人漫遊於極具特色(結合購物中心、藝廊等經營方式)的日本中部國際空港。辦理出關手續後,下午5時5分返台班機準時起飛,順利離開了帶給一行人知性之旅的日本名古屋。
(撰文者: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謝尚行、劉典嚴)
|